精选端午粽子飘香的诗句130句文案
赞美粽子的经典诗句
1、赞美粽子的经典诗句粽叶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3)、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
(4)、端午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被古人称作"卫生节",人们在端午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以免灾去病。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倡导健康防疫,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除尘活动,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让学生对端午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5)、翻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6)、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急需三句关于端午节粽子飘香的诗句节逢端午粽香滋,檐下楣前艾一枝。
(7)、虽然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长久以来,在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中,端午节也逐渐被他国接受吸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端午风俗,符合当地人饮食习惯的各色美食也相继诞生。
(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笔《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奇袁州刺史成应元》
(9)、舞似柔丝绕我心,唯有一颂来解听。江南,充满了神秘的风情,拥有着深远的文化。似水的江南美女更是自古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一曲汉服诗唱《梦里水乡》,把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消失在远方。
(10)、苏东坡曾因“乌台诗案”遭人陷害,对屈原的遭遇感同身受,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侍父入京途中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
(11)、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12)、14: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赞美粽子好吃的诗句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13)、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5)、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16)、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17)、《重午王文辅送米食张云卿送新酒来因成绝句》南北朝邹浩
(18)、——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9)、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20)、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
2、端午粽子飘香的诗句
(1)、活动在1007星光读诗会的西西、阿平朗诵的阿平原创作品《白塔河畔颂瑞阳》中拉开了序幕。
(2)、今天,小编带大家一同穿越古诗了解这个传统节日!
(3)、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4)、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五月份的石榴花红艳似火,新雨过后,碧绿的杨柳枝垂弯了腰,五颜六色的丝线缠在多角的粽子上。
(5)、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6)、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7)、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8)、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范成大《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9)、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1)、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12)、在包粽子现场,来自七大部十支代表队的50名选手分两轮进行着包粽子比赛。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队员们快速的投入到包粽子比赛中,叠粽叶、盛江米、放蜜枣、花生、红豆等,只见一双双手在不停地忙碌着,缠粽子的线绳在飞舞着,现场的观众在催促着、加油着。
(13)、“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罢了。人们用玫瑰花瓣作原料,先捣成玫瑰酱,再加以上等好白糖和蜂蜜在锅里熬稀,拌上松仁儿等果料,调成馅儿,做成雪白的翻毛酥皮饼,然后盖上鲜红的“五毒”形象的印子,就成了《京都风俗志》中所说的“馈赠亲友,称为上品”的五毒饼了。如果说喝雄黄酒是为了“避毒虫”,那么吃五毒饼则是把“五毒”吃掉,使它们不能毒人,透着北方人的诙谐和风趣。
(14)、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15)、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1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7)、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7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8)、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9)、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20)、原文: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端午》古诗
(1)、——宋文天祥《端午》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宋胡仲弓《端午》端午节诗词选(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以前每到端午节,泉州家家户户都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将面粉、糯米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这种食俗延续至今,现在不少泉州人还有端午节吃“煎堆”的习惯。相传在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破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都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3)、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在端午节时和了好友刘禹锡的一首诗。因为端午节和夏至非常近,所以白居易在诗中说:
(4)、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5)、35: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形容粽子的诗句《六幺令·天中节》
(6)、.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
(7)、1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8)、 六月是很忙的月份。有毕业季、世界杯、还有各种满减机制复杂的购物节。
(9)、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10)、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组织“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不但营造了欢乐祥和的端午节文化氛围,密切了师生情谊,还进一步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人、成才,走向成功。
(11)、江南的水边,楼台上到处都飘着管弦丝竹的音乐,家家户户都喝着美酒,水里到处都是行走的船只。
(12)、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1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4)、本次活动充分挖掘“端午”的文化内涵,将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以形象、独到的方式展现出中华悠久的传统技艺及厚重的文化底蕴,既丰富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彰显了时代气息,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深深印入同学们的记忆中,他们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谱写壮美华章。
(15)、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经过一个冬天的蓄养和一个春天的复苏,再加上天气转暖,食源丰富,端午时节的野生黄鳝格外的体壮肥美,而且此时黄鳝肉质细嫩,是择食的最好时节。另外,黄鳝也是端午“五黄”中的一种,在江南人的传统中,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16)、翻译: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作文《又是粽叶飘香时》农历五月初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17)、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8)、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9)、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20)、需要提醒的是,黄鳝一定要现杀现烹,鳝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多,鳝鱼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必须是活的。鳝鱼体内有一种寄生虫,一定要在完全熟透的情况才能杀死,人若吃了半生的黄鳝,很有可能感染这种寄生虫。如何保证鲜嫩而又全熟呢?方法是:比一般的爆炒时间略长30-60秒,出锅前用筷子插入鱼身,可以轻松插入的就是全熟的,插不进去的则是生的。黄鳝由于口感软滑无刺,一直都是淡水水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江苏经典名菜就有“软兜长鱼”、“梁溪脆鳝”、“响油鳝糊”等。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对孩子和老人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
4、赞美粽子的经典诗句子
(1)、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2)、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3)、译文:穴枕好像通了灵气一样,长长的丝絮像是能把人的命延续。四季花都开放,粽子的种类花样多,味道独特美味。
(4)、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沈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
(5)、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6)、出自宋代诗人孔武仲的《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季毅》。
(7)、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8)、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9)、吃了像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10)、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编辑本段)历史记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11)、1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12)、2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4)、28: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15)、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16)、——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
(17)、端午节又叫“天中节”是因为端午节这一天的中午,太阳正好在天空的正中央。宋代诗人苏轼的这首词,便是在端午节的感怀。
(18)、 但这倒挺符合父亲的一贯形象:不善言谈,也容易被忽略。
(19)、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0)、诵出中国少年的青春风采与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5、赞美粽子的经典诗句大全
(1)、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2)、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采丝缠粽动嘉辰》
(5)、29: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6)、黄昏的时候才忙完了所有的事,于是高高兴兴地吃起了端午节的晚餐。
(7)、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8)、1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描写粽子的诗句35句描写粽子的诗句35句。——《正月十五夜》
(9)、✎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10)、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11)、✎欢度端午佳节,免不了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12)、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13)、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4)、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义《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5)、14: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16)、22: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17)、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
(18)、△金陵琴派是我国古琴艺术流派之形成于明末清初,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南京。它的指法灵活细腻,演奏风格飘逸洒脱、跌宕起伏,尤善“顿挫”。
(19)、各班组织开展了传统知识竞赛、诵读爱国诗词、端午主题班会、民俗故事宣讲等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搜集、整理了有关端午节相关故事和民俗,重温端午节的来源,进一步了解端午的传统民俗活动,提升爱国情怀。并踊跃分享关于端午的诗词,在优美的诗句里与古人一起赞美端午。借此机会,同学们还进行了红色经典诵读,讲述红色故事等活动,宣传党的奋斗业绩、学习党的精神谱系。
(20)、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至少可以看出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1)、——宋张耒《和端午》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2)、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4)、端午节时,越南人会准备黄姜糯米饭,来感谢祖先的恩惠给子孙后代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并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越南人认为黄姜饭里的黄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疮等功效,在每年春夏交替时吃黄姜饭可避免受到一些疾病的侵扰,所以端午节吃黄姜糯米饭对于越南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5)、点评: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6)、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7)、译文:粽子、桃树、柳树,开门一起喝酒,把菖蒲分发给每一个人。
(8)、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
(9)、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10)、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1)、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2)、还记得以前在苏州,夏至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起饮宴。竹筒里面放着糯米,带着粽子的香味。火烤的小鹅脆嫩鲜美。
(13)、33: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4)、点评: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15)、2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6)、妈妈的粽香飘游在邻家屋里,友睦的欢声如佛音引吭梵唱。一脉相承传不朽的端午节啊,爱国爱家爱人是你永远的大爱无疆。
(1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
(18)、“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19)、听,《端午寄情》、《端午传说》,让我们似乎闻到了艾蒿散发着特有的香气,清清的,淡淡的;闻到了浓浓的粽香;《楚辞》、《屈子颂》、《屈子梦》带着我们巡着粽叶的清香穿越时空的阻挡,伴着艾叶的芳馨释放魅力的因子,随远去的江水回味记忆的温存,仿佛看到屈子的心愿绵延辽远的九州,那股深厚的爱国暖流渗入每个人的身体里。
(20)、✎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却没朋友能共赏,略凄凉哀伤,怀念起为国尽忠的屈原,又增添了许多悲哀。
(1)、2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2)、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写过5首端午诗,他的爱国精神与屈原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对屈原格外有共鸣。
(3)、翻译:端午节临近中夏,时间清闲,会让人觉得想念粽子的味道。
(4)、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5)、1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6)、1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7)、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8)、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0)、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juzi/1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