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简介50字【文案92句】

居里夫人简介50字

1、

(1)、1933年的夏天,施士元取道苏联,回到了祖国。

(2)、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时中央大学已西迁重庆。许多人向施士元提出:“什么是原子弹?为何原子弹有这么大的威力?”施士元根据他掌握的核物理知识,通俗地作了介绍。施士元的报告在《中央日报》上披露后,一些机关如资源委员会及军事部门,纷纷邀请施士元作报告。蒋介石闻讯,令其侍从室人员要求施士元作一份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书。1945年9月底,教育部令王书林到南京办个临时大学,王约施到临大工作。于是他俩在白市驿机场乘坐一架军用飞机飞回南京。后施士元忙于教课和系主任工作,此事不了了之。

(3)、1922年2月,当选为巴黎医学科学院院士。

(4)、为了研究,何泽慧还造了一个云室,每天光是照片,就有几百张。然而,何泽慧却觉得这并没什么了不起。当被人问到是什么让她能发现这么小概率的现象时,何泽慧没有长篇大论讲述科研的艰难,更没讲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是简单地说了一句:

(5)、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现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她圣洁、伟大、高尚的美丽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跨越百年。她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此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语言流畅、凝练、深邃、柔和而又深沉,熔叙议情于一炉,文采斐然。

(6)、温馨提示:每天中午12点推文,请持续关注,尽早留言。思考评论以表现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为佳,禁止抄袭!

(7)、11月22日晚,何泽慧在一张早前的底片上突然发现一个特殊事例。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她看到从一个点发射出了四条粗线:两条长径迹,两条短径迹。第二天,钱三强观察和确定了这些径迹。经过反复讨论,他们判断这是一个铀的四分裂。四条径迹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事例说明重原子核不仅可能存在三分裂,而且可能存在更多分裂的情况。很快,何泽慧发表论文,宣布首次清晰地发现铀俘获中子的四分裂。

(8)、随后,施士元将清华大学校长写的推荐信交给了她。居里夫人仔细地看过后问道:“你是通过中国的官费考试来法国学习的?”施士元点头称是。于是,她慢慢地说:“按规定,到我研究所的人必须经过考试,但根据你的情况,可以免考直接来工作了。”她回过头征求女儿的意见。

(9)、有时候,我正在专心实验,居里夫人会突然出现,轻声地说,“我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说着就熟练地操作起来。居里夫人的助手沙弥叶小姐曾赞叹道:“钢琴家弹钢琴的手也比不上居里夫人的两只手灵巧。”在科学研究的海洋中,居里夫人就是用她那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双手,指引我达到成功的彼岸。

(10)、18岁时,何泽慧以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一个最直接的目的——物理和军工关系最为密切,她要练好本领护国打跑侵略者。清华的学习格外繁重,最终只有10人顺利毕业。何泽慧又是这10人中的第一名。而第二名,就是她后来的丈夫钱三强。

(11)、她朴素、坚强、执著。隔着岁月,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人格力量,触摸到了她的精神之美。居里夫人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她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之上。

(12)、就在极其简陋的设备下,何泽慧和助手陆祖荫、孙汉城自力更生,自己摸索,到1956年,经过420多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对质子、α粒子、核裂片等灵敏的核-核-3以及探测慢中子用的核-2载硼,核-2载锂乳胶,达到了依尔福公司C2水平。

(13)、何泽惠一生淡泊名利。在筹建“两弹一星”团队时,人选名单里原本有何泽慧,但因为她是钱三强的家人,又是女性,最终与研究团队擦肩而过。

(14)、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的数学系, 并且获得了巴黎大学数学和物理的学士学位。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一种铀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这一发现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极好的研究领域。经过两人夜以继日的不懈奋战,他们终于发现了钋和镭 ,并与1903年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皮埃尔死后,1911年居里夫人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14年到1918年往返于法国各大战区,指导18个战地医疗服务队,用X 光配合战地救护。

(15)、事实证明,这个反造得很有意义。因为教授们对女生的刻板看法,很快就被一个女高材生打脸——她不仅没有转专业,还在四年后拿下了全毕业论文的最高分,超过了同班的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和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几年之后,因为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她还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

(16)、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玛丽·居里关于发现新元素钋的报告,用波兰文在华沙《斯维阿特罗》画报月刊上发表。

(17)、1920年,六岁的何泽慧也进入振华了。此时振华校长已换成她的姨妈王季玉。从小学一年级读到高中毕业,何泽慧在振华待了12年。正是在这所“开明又开放”的学校里,何泽慧接受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现代化教育,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1929年,施士元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而后又通过了江苏省举行的官费留学考试,考入闻名世界的巴黎大学。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蜚声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

(19)、与钱三强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崇高地位相比,何泽慧的光芒是否被掩盖了呢?一次记者问她:“被介绍为钱三强夫人,你有什么想法?”她毫不客气地回答:“有人要介绍钱三强夫人我根本不去。”

(20)、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玛丽·居里关于发现新元素钋的报告,用波兰文在华沙《斯维阿特罗》画报月刊上发表。

2、

(1)、其实,我国除了已获诺奖的屠呦呦,还有许多女性科学家,她们的成就同样耀眼夺目,她们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与追求同样令人钦佩。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2)、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因大半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血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疗养院逝世,享年67岁。以她的满腔热情,宏大胸襟和远大抱负,无疑是英年早逝。临死的时候,这位女科学家的双手被镭烧伤了,遍布着疤痕,射线渗入骨血。

(3)、1947年2月,何泽慧再一次观察到第二个四分裂的事例,这个事例中三个碎片是重的,一个是轻的。据估算,四分裂的概率仅为二分裂的万分之二左右。

(4)、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曾经在南京军工署当过顾问。于是,到了德国后,何泽慧径直找到技术物理系的这位系主任,要求学习弹道专业,然而当时该校的技术物理系与德国的军事工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保密程度很高,一般不会接受外国人在那里学习。对于一位坚持要学习军工的女性,系主任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可经过一番辩论后,系主任终于被何泽慧的爱国情怀和刚毅执着打动,破例接收了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外国女学生,何泽慧也是弹道专业第一个收的女性。

(5)、中国人是很重视故乡观念的,而中国人也习惯以本乡所出现的那些杰出人物为自豪。在浏河的那些日子里,明德小学的老师们不断地告诉我,明德小学是吴健雄的父亲吴仲裔先生于1913年所创建,也是吴健雄的母校,除此之外,这里已没有她的任何亲人:自从30年代她赴美留学之后,就从未与她留在大陆上的父母见过面,并且,尤其令浏河人尴尬的是,1973年,当中美关系刚刚解冻,阔别了中国整整37年的吴健雄首次回乡探亲时,面对的却是父母双亡,兄长早逝,剩下来的叔叔与弟弟又在“文革”中遭迫害致死,连她父母的坟墓也毁坏无遗,无法祭拜。可敬可佩的是,这位历经沧桑、享誉全球的女性以其博大的胸怀原谅了故乡人民的粗暴无知,晚年的她不仅多次回到浏河,而且倾其毕生的积蓄创办了“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用来资助明德学校的建设,前后捐款达500万元之巨,1997年,她不幸病逝之后,“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还遵照她的遗嘱捐资200万元人民币在明德学校兴建由太仓市政府定名的“吴健雄科技楼”。值得一提的是,我现在居住的那幢小别墅,亦是吴健雄捐资所建,她每次回来,就下榻在那里。

(6)、1921年3月8日,接见中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出国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请居里夫人到北京大学讲学。答称:“此不能往,当于将来之暑假中谋之”。终未成行。

(7)、1908年,为《比埃尔·居里著作集》撰序,追述作者的业绩。该书由法国物理学会委托郎之万编辑,出版于巴黎。晋升为教授。

(8)、“淡蓝色的荧光”是以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融入了“美丽的生命”的结晶。③④段列举大量事例,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艰苦探索研究经过,用比衬手法,表现了她坚定执著、为科学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这成就融入了“不屈的信念”,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崇高赞颂。

(9)、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像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镭具有略带蓝色的荧光,而就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居里夫人身为镭研究所的负责人,经常为研究经费而发愁,深感经费来之不易。她在实验室里日常穿着的那套黑色衣裙,至少已有10年历史,虽然没有补丁,但已陈旧不堪,她注意节约每一分钱。

(11)、那时与我一起在镭研究所学习、工作的青年学者大约有二三十人。他们分别来自法国、德国、波兰、印度、中国、苏联等国家。这些国籍、语言、肤色迥异的人们,聚集在这座二层的镭研究所里过着充实、严谨而又不失浪漫的研究生活。

(12)、1895年4月,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论文《铀和钍的化合物之放射性》,由李普曼宣读于科学院。

(13)、把居里夫人和众多漂亮女人相比,突出她不爱红装爱科学的独特个性。

(14)、1896年8月,玛丽通过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职称考试。得到理化学校校长舒曾伯格(1827—1897)的支持,玛丽谋得职位,在该校物理实验室工作,与比埃尔(室主任)共事。

(15)、“每天上午八时至十二时,下午二时至六时是工作时间。星期天休息,有寒暑假,与大学里的规定一样。你知道放射性吗?”

(16)、但她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她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

(17)、《居里夫人的故事》中主人公半生清贫,命运坎坷,幼年丧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终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谓一生都在与命运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她却懂得用恬淡的心态去面对清贫,用卓越的努力去赢得光荣。她认为:“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18)、就这样,施士元成了居里夫人的一名中国学生。受教于居里夫人的只有两个中国人,另一个是学化学的。

(19)、历史已经习惯称呼她为“居里夫人”,而不是她的全名“玛丽·居里”。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偶然。       “居里夫人”不是一个尊称,而是一个蔑视、侮辱和抹杀她的真正功绩的称呼——一定要找个定义,觉得和“黑鬼”差不多。       很多教科书都把“居里夫人”奋斗半生发现了“镭”的事迹作为励志教材,却很少揭露出,这个“励志”偶像的一生是怎么样地遭受着不公正、歧视、打击的。       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法国著名的院校,却没有机会申请一个最普通的职位。       以第一流的努力,作出了卓越的、泽被后世的贡献,2次获得诺贝尔奖,却没有机会进入法兰西科学院,没有资格在科学院朗读自己的论文。甚至连她的实验室也是归于她丈夫名下,她丈夫死后她要多方申请才能重新获得研究资格。       

(20)、1957年,当施士元得知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一方面为炎黄子孙深感自豪,另一方面为他的学生吴健雄没有获奖略感惋惜。吴健雄是世界上实验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这个命题(而这是获奖命题)的第一人。论贡献,吴也可以得到诺贝尔奖。由于种种因素,吴与这项世界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大奖交错而过。以色列得知情况后,为了表达对吴的敬意,专门为她颁发了一个奖,奖金与诺贝尔奖数额相当。

3、

(1)、1900年3月,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2)、或许,我们不该把何泽慧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虽然她在1948年就获得这个称号,但对于这些虚名,她从来都是反感和避之不及的。

(3)、镭研究所是居里夫人一手创办起来的,它于1919年左右建成后交付使用,是当时全世界放射性研究三大中心之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强最齐全的放射源:5克的镭、很强的射钍源、当时全世界独有的锕系元素。而在加速器技术没有充分发展之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核物理研究的惟一手段。

(4)、1900年10月,两位德国学者瓦尔柯夫和吉泽尔宣称镭对生物组织有奇特效应。后经居里夫妇证实镭射线会烧灼皮肤。

(5)、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₂,测得镭原子量为2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

(6)、何泽慧的父母均出自科举世家。父亲何澄是早年留日的辛亥革命元老,为著名的鉴赏家和收藏家,甚至将苏州名园之一的网师园购入名下。母亲王季山的家族不仅世代官居高位,还是近代著名的科学望族。因此何泽慧所坚持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节俭美德,更是对科学事业的专注和献身,既体现了家族“物尽其用”的传统思想,又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地位上,更在荣誉和地位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物理》杂志资深编委顾以藩曾如此评价何泽慧:“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其质朴直率的性格鲜亮可见。”

(7)、两人的事业相互辉映。他们回国不久,钱三强更多地忙于科学家的组织工作,为中国原子能事业招兵买马,调兵遣将,而何泽慧始终处在关键的科研岗位上,继续着两个人的科学事业。她最早领导了原子核的物理研究,在原子能研究所,又负责最关键的中子物理研究室。他们两个人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8)、 开始,施士元有些不解:这么大的科学家怎么老是说这些东西。后来才明白,原来在他来镭研究所之前,曾有一个法国青年在这儿工作。居里夫人给他一个题目,就是用内转换电子能谱来解决γ射线谱,当时用的是镭系的放射性沉淀物,其中氡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惰性气体。这个法国青年本来身体强壮,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因为没注意安全事项,吸进了相当剂量的氡气,后来患了急性肺炎,不幸死去。他的死给充满爱心的居里夫人留下了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从此,每当居里夫人不厌其烦地提醒施士元时,一股暖意就会在他全身弥漫。

(9)、⑥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托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10)、艾芙·居里(EveCurie),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于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

(11)、后来居里夫人通过科瓦尔基斯先生认识了比埃尔·居里,比埃尔·居里深深地迷恋上了居里夫人才华和美貌。

(12)、1946年,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春天,何泽慧追随钱三强来到巴黎,二人举行了婚礼。 

(13)、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

(14)、1915年,从索尔本大学物理学实验室迁入镭学研究院放射学实验室。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十八个战地医服务队。

(15)、居里夫人还是令人景仰的爱国者。在历史上,波兰曾经长期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用俄语读完天主教祈祷文后,她无法自已地痛哭起来;当她和卡霁雅错过了纪念碑时,又立即回到那里去并吐上唾沫。

(16)、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7)、⑧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8)、《居里夫人的故事》中主人公半生清贫,命运坎坷,幼年丧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终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谓一生都在与命运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她却懂得用恬淡的心态去面对清贫,用卓越的努力去赢得光荣。她认为:“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19)、居里夫人对我说:“暂时你就在这两间实验室里工作。”

(20)、而另一方面,她却是那样慷慨大方。她将与居里花了十几年时间从几吨废矿渣中提炼出来的将近1克、价值10万美金的镭,无偿献给了镭研究所。后来她又将美国妇女界赠送给她的1克镭也无偿献给了镭研究所,主要用它来制造氡针,送给医院治疗恶性肿瘤。

4、

(1)、1930年,法国政府申请特别研究补助费,得到50万法郎。

(2)、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3)、多年以前,在南京,在清凉山下那所娴雅的大学,我曾一连几天泡在图书馆,静静地翻阅那些发黄的纸页,久久地沉浸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那一个个才女们所给我带来的悲哀里,为她们凄凉的身世,以及贮满了眼泪、呻吟与伤痛的作品:庐隐,福建闽侯人,她出生的那一天,恰逢外祖母去世,从此不为迷信的母亲所喜欢,6岁时父死,母亲带着全家投奔舅父,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1922年,刚刚从北京女高师毕业的庐隐不顾家庭和社会的反对,爱上了北大哲学系学生郭梦良,并且与自己的未婚夫毅然解除婚约,同当时尚有妻室的郭梦良结合,生下了一女。两年后,郭梦良患病,撒手人寰,痛不欲生的庐隐唯有成天酗酒,以泪洗面,诅咒着造物的无情。1928年,庐隐与比她小8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李唯建相识,由友谊而爱情而结婚,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家庭生活,却不幸于1934年5月因临盆难产而死,年仅35岁;石评梅,出生在山西平定县的一个山城里,母亲是续弦,这种家庭关系的“先天不足”,使她从小就养成了一颗敏感忧愁的心,青年时代的两次病态的爱情,一次受骗,一次恋人的早夭,使她一生的作品都充斥着“冷月、孤坟、落花、哀鸣、孤魂、残叶”之类的颓败阴影;萧红,民族的风雨与命运的播弄,使她几乎承受了那一时代女性所有的苦难;生母早逝,父亲、继母对她很刻薄,为了逃避包办婚姻,只身流浪哈尔滨,即将倒毙街头时与萧军相识,两人相濡以沫,辗转挣扎于那座寒冷的大城。东北沦陷后,两萧逃到上海,见异思迁的萧军离开了萧红。饱经忧患的萧红在流亡途中与MD(端木)勉强生活了三年,终于在1942年1月带着人世给予她的全部“白眼冷遇”和一颗滴血的心,孤独地病逝于香港的一家医院里;还有张爱玲,幼年的经历与个人的情感生活更是畸形不堪;父亲属于那种典型的遗少,不仅嫖娼纳妾,吸鸦片,而且脾气粗暴,对子女极不负责任,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母亲又完全是一付西洋作派,离婚后远赴巴黎,对张爱玲也很冷漠,较少亲情。尤为令人不解的是,张爱玲,这个似乎很强悍、睿智、对人生大彻大悟的女性,竟会在40年代的日占区糊里糊涂地爱上一个游戏于两性关系之间、逢场作戏的汉奸,和他留下了一段影响了自己的一生,同时又让后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乱世情缘。读她的作品,总使人感受到一股浓烈的阴冷之气……可以这样说,这几位才女残缺不全的家庭出身与坎坷破碎的情爱生活,使我们对那个动荡的、刚刚从封建黑暗中挣脱出来的“现代社会”充满了愤怒和失望,同时也使我对她们“浮出历史之表”的艰难坚信不疑,进而对某些女权主义理论深表同情。然而“不巧”的是,与她们同时的文坛上还有一个冰心。冰心,1900年生于福建福州,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了不起的一位女性作家。从她晚年所写的散文中,我们知道,少年的冰心拥有着一个较为良好的家庭环境:祖父慈祥、爱国,父母恩爱、开明,家境虽不算富有但也没有一股行将破落的家庭所有的经济恐慌,更没有封建大家庭中常见的专制、乌眼鸡似的明争暗斗甚至吃喝嫖赌等丑恶现象。此外,冰心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也是幸运的,她不仅在童年跟随海军军官的父亲从福州到烟台再到北京,较早地领略过大海的壮阔、开放与祖国文化的悠久,而且顺利地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继而赴美留学,不仅未曾遭逢过现代历史上许多知名人物都曾经过的撕心裂肺的情变、婚变,相反,爱情、婚姻均美满而少波折,夫妇两人不仅是自由恋爱,而且志同道合……西哲有言:健全的思想来自健康的身心,正因如此,我们在阅读冰心的作品时才时时感受到一股健康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冰心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功或地位的独特性,基本上就是由她在作品中所倾吐的这种清新健康的思想情感所决定的(参见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发展史》,浙江出版公司,1999)。也正因如此,我们肯定:在那个混乱无序的现代社会的“表象”之下,也有着一条康健有序的发展轨迹,或,冰心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格与女性,她的存在,昭示着即使是在那样一个天崩地解的现代社会,也存在着些许催生、形成那种健全人格或女性的人文“绿洲”。----如果说,在我们提出这一判断时还有点底气不足因为当时进入我们视野的,只有一个冰心可供佐证,那么,现在吴健雄的出现,她的良好的家庭与教育环境对她强健的人格与卓越的事业所起的关键作用,则使我们感叹:假如20世纪中国历史上没有那么多的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假如每一个中国儿童都能拥有像冰心、吴健雄那样的生长环境,中国的今天又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观?!

(4)、而文革开始后,她把干校的工作当做科研来做。

(5)、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首次得出了前人所未见的谱线的精细结构。早先底片上出现的谱线很细,最细的只有头发那么细。我当时只有20来岁,眼睛好,看得清楚。我拿给居里夫人看,居里夫人拿着胶片对着光亮处看,又取出放大镜照着看,脸上没有表情,似乎很漠然,好像在想着什么。我想:可能是因为她年龄大了,眼睛老花、视力不好的缘故。后来,我把实验结果写成简短的论文交给居里夫人,她看后,莞尔一笑,伸出手说:“祝贺你成功,此文可以送到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6)、(文章原标题:《百年泽慧》。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其所著《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7)、聪慧好学的何泽慧没有让老师失望,三年后,25岁的她以题为《一种新的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8)、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埃尔仍在世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9)、我回顾自己的一生,认为居里夫人对我的影响最大,她那不屈不挠的性格、那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让我终生受益。

(10)、1867年11月7日,玛丽·居里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

(11)、1900年3月,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12)、居里夫人的品质和精神,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人。在中国,与居里夫人最接近的女科学家,莫过于何泽慧先生。

(13)、居里夫人常以沉稳而亲切的语调说:“在科学上,我们不应该注重人,而应该看重事!”居里夫人阐述的正是“巴比塔”的座右铭,它虽然没有刻在实验室、门厅的墙壁或者其他醒目的地方,它却无所不在,深深地印在大家的心中。

(14)、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15)、1915年,从索尔本大学物理学实验室迁入镭学研究院放射学实验室。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十八个战地医服务队。

(16)、印象最深的是中子发现的过程。当时,德国的两个科学家给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他也是在镭研究所工作的物理学家)送来一篇短文,内容说的是:他们发现有能力很强的伽码射线可以把原子核里面的核子撞出来。约里奥读后把此文交给我看了,我们也曾用实验证实了德国人的结果,但却没有认出那就是中子。消息传到英国,却被剑桥大学的查德威克在实验中证实肯定了中子的存在。中子的

(17)、“是1居里,1居里是每秒衰变7*10^10次。”

(18)、《居里夫人的故事》是2010年4月1日女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丈卜。这本书主要介绍居里夫人伟大的一生以及艰苦条件下取得成果的故事。

(19)、1978年,我有机会远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参加国际核物理学会议,途中在巴黎作了短暂逗留,那是一段伤感的旅程。

(20)、居里的家庭也是个了不起的家庭。继父母同获诺贝尔奖后,他们的女儿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在1934年居里夫人去世前的几个月,在镭研究所里,用人为方法产生放射线,发现了人工放射线,因而双双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一家四人三次获诺贝尔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5、

(1)、施老对自己的三个女儿、三个女婿很欣慰,他们都是教授,各有所成。但他特意提到了得意弟子吴健雄。吴健雄是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曾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被称为“美籍华裔的居里夫人”。从恩师居里夫人,到自己,到学生吴健雄,施老显得十分感慨:“一个人,从师很重要,得到好学生也很重要!”

(2)、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专家从中国撤退。原本依靠苏联专家的原子弹事业陷入了人去技空的瓶颈。这时,中央决定调其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补充核武器研究所的研究力量,调遣人员由所长钱三强推荐。钱三强把彭桓武、王淦昌和何泽慧都推荐上去。何泽慧虽然是钱三强的妻子,但钱在推荐的时候考虑的还是何自身的科研能力。可是,彭恒武和王淦昌都进了“两弹一星”的计划,唯独何泽慧没有。

(3)、曾有记者问她:“您被介绍为钱三强夫人,有没有什么想法?”没想到何泽慧毫不客气地说:“谁要介绍钱三强夫人我就不去。”

(4)、1921年5月,母女三人渡海赴美,去接受美国玛丽·居里镭基金募捐委员会“玛丽·居里委员会”所赠送的镭一克。赠送仪式于20日在华盛顿白宫举行,美国总统主持。到费城,接受新钍五厘克;她则以自己最初使用的压电石英计赠美国哲学会。论文《论同位素学和同位元素》出版于巴黎。

(5)、这封信是星期三发出的,星期五施士元就接到了居里夫人的回信,约他在星期六上午8时去她的镭研究所面谈。

(6)、1894年4月,经波兰学者、瑞士福利堡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瑟夫·科瓦尔斯基的介绍,与皮埃尔·居里结识,以便利用居里领导的设备较好的实验室。

(7)、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法国作家,曾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MadameCurie)。1954年11月19日嫁给美国驻希腊大使HenryRichardsonLabouisse,Jr。

(8)、在我做实验时,她经常站在我的身旁,用略带严厉又近乎固执的口吻,反复地提醒我必须注意的事项:一是不能用手去碰放射源,要用镊子去夹取,否则手指尖会被灼伤,变得僵硬甚至发炎;二是接近放射源时,要用铅盾挡住自己的身体,要屏住呼吸,以防把放射性气体吸入体内。为了让我能够正确地按安全规程操作,她甚至亲自做示范。

(9)、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投身国防事业。流淌着军人血液的何泽慧,选择学习物理,也有了最直接的目的——物理和军工关系最为密切,练好本领护国打跑侵略者。事实上,振华校长王季玉一直教育女学生们不应该忽视现时的社会状况和现代的潮流,应该具有国家观念。何泽慧在中学里就曾参加救亡运动,还为抗日战士募捐,去医院看护伤员等。

(10)、中学毕业后,波兰姑娘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当了家庭教师。那时的波兰大学不收女生;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姐姐幻想到巴黎学医,她们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去巴黎求学的费用。最后姐姐先到巴黎去,她留在波兰挣钱供姐姐上学。

(11)、⑤本来玛丽·居里完全可以换另外一种活法。她可以趁着年轻貌美如现代女孩吃青春饭那样,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但是她没有,她知道自己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更远一些的目标。成语“浅尝辄止”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殊不知有多少人对自己也常是浅尝辄止,见宠即喜。数年前一位母亲对我说她刚上初中的女儿成绩下降,为什么?答曰:“知道爱美了,上课总用铅笔杆做她的卷卷头。”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律诗难作,美人难为,做得好惊天动地,做不好就黄花萎地。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12)、玛丽·居里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走向了她生命的陨落。有几乎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是在一种崩溃状态里,她被她周围的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敌意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juzi/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