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顾炎武的名言爱国114句文案

顾炎武的名言

1、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1)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

(2)、另外,在《日知录》里,还有一则“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顾炎武认为,在这四维中,“耻尤为要”。他引了《颜氏家训·教子》中的一段话:齐朝一个士人告诉颜之推,他教儿子弹琵琶、学鲜卑语,将来可以更好地侍奉贵人,以换取优厚的待遇,颜之推表示十分蔑视这种做法。顾炎武说,你看,颜之推身处那样恶劣的环境,还有这种骨气,我们现在更应如此。在沧海横流之际,风雨如晦之时,难得有清白坚贞之士。所以,他才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耻尤为要”。对士大夫来说,这可是关键的一着。因为士大夫有志向,也有智慧,懂得怎样去表现自己,借此谋取较好的生存条件。而且,士大夫有能力把不好的说成好的,(笑)把本来是耻辱的事情,说成是一种光荣。顾炎武对文人的看法相当悲观:文人无行,文人不讲器识,文人能够巧辩,缺少耻辱感,诸如此类。而在易代之际,最重要的不是智慧,而是气节。因此,最大的危险是少廉寡耻。所以,顾炎武才会把明天清初众多错综复杂的问题,最后归结为士大夫的无耻,并希望世人守住“知耻”这个底线。

(3)、尽日沈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4)、一六四五年,清军南下,在江南一带受到了顽强的抵抗,其中包括苏州。而顾炎武和归庄等江南文人,都参加了苏州守城,和清军血战。苏州失守了,接下来又有昆山起义,坚持了二十几天,最后也失败了。关于昆山起义时,顾炎武到底有没有参加,学界有争议。这个争议因何而起?顾炎武有一篇《常熟陈君墓志铭》,里面提到了当年他奉母居水乡,距离昆山县城四十里。赵俪生先生出于对顾炎武的一往情深,强调说:顾和归庄等四个好朋友,因苏州守城失败退回来,其他三人都参加了昆山起义,他不可能一个人单独跑掉。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顾炎武奉母住在水乡,距离县城四十里,驾船一日可以来回。这丝毫不影响他晚上在水乡住,白天出来活动,参加守城。这样的论证办法,我觉得有些曲为辩解的意味。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朝顾炎武的名言,起于宋的“程朱理学”,到了明末在社会影响非常大,也叫“宋明理学”。基本思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还夹带不了不少私货“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人的思想越来越禁锢。所以明清没有思想家,中国进入了浑浑噩噩的500年最黑暗的残酷专制集权统治时期。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事情东晋人,魏晋时期没有“程朱理学”,社会风气开放,思想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6)、古色古香、红墙绿瓦、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美轮美奂

(7)、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

(8)、翻译: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扩展资料来历:

(9)、快刀斩乱麻、老牛拉破车、鲤鱼跳龙门、鸟枪换大炮

(10)、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1)、关注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揭露。

(12)、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13)、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14)、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15)、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

(16)、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7)、(15)钱穆:《顾亭林学述》,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8),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19)、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19)

(20)、北上的名义是读书求友,所以,归庄等还给他写了一篇《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引司马迁游走天下,最后著成《史记》为例,希望顾氏能访遍名山大川、奇书逸事,最后成为一代大学者。为了避仇,也为了读书,此后的二十五年,顾炎武行万里路,周游北地,结交天下名士,图谋大业。同时,这种广泛的交游,也成就了他大学者的名声。日后归庄写《与顾宁人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使兄不遇讼,不避仇,不破家,则一江南富人之有文才者耳,岂能身涉万里,名满天下哉!”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2、顾炎武的名言爱国

(1)、南国风光,千里烟飘,万里知道。望椒陵内外,唯烟茫茫;大家忙活,顿失腰包。

(2)、出自《日知录·卷三》。(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3)、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4)、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游茅山二首其二)

(5)、赶鸭子上架、贵人多忘事、无风不起浪、无巧不成书、

(6)、诸位都知道,顾炎武对整个清代学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请大家注意,顾同时又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到今天,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搞不清楚,其中有些说法,听起来像是文人编撰的武侠小说。比如,明亡后顾炎武四处游荡,为什么游荡?赵俪生先生认为——赵俪生写过《顾亭林新传》,篇幅虽然不长,但有分量——他四处游荡,用的是早年参加复社的线索和联络方式。别人是,既然隐了,就隐在一个地方,不再出来闯荡江湖,而顾却是在浪迹天涯中保持隐士的身份。所以,在赵俪生先生看来,顾炎武的“以游为隐”,是在搞秘密串联。(笑)赵甚至用了这么一种新奇的说法:“他是个做秘密工作的人。”(笑)章太炎《菿汉雅言札记》的说法更好玩。他说,根据他的考证,顾炎武中年以后,到了北方的山东呀、山西呀、陕西呀这些地方游荡,后来得到了李自成的窖金,而且建立了票号。这听起来像红花会一类的故事。(笑)但这一“掘宝传奇”,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足以支持的材料。我有点怀疑,这会不会是太炎先生突发奇想弄出来的一个故事(笑)。

(7)、依葫芦画瓢、换汤不换药、久旱逢甘露、空口说白话、

(8)、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分)

(9)、柳条窣窣闲庭院。锦波绣浪春风转。红日上阑干。晚来花更寒。绿檀金隐起。翠被香烟里。幽恨有谁知。空梁落燕泥。

(10)、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11)、刚才的简要介绍,目的是让诸位对顾炎武的为人有初步的了解。这是一个讲求经世致用的大儒,而且身处战乱以及社会变革的年代。上节课我讲过,顾炎武认为,“亡国”和“亡天下”不一样,明亡是天崩地裂,是“亡天下”。身处这样的年代,文人的想象方式与审美趣味,自然不同于太平年代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因此,你不难理解他与后世纯粹文人不太一样的一点:那就是固执地认定文章的社会功能。《日知录》中有一则,题目就叫“文须有益于天下”。

(12)、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

(13)、月光如水、玉兔东升、月明星稀、明月高悬、群星闪烁、众星拱月

(14)、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15)、名言含义:指国家兴哀,每个人都有责任,就算平民老百姓也不例外。

(16)、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17)、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18)、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9)、平易近人、宽宏大量、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20)、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3、顾炎武的名言名句8字

(1)、在黑暗中,即使是一线微光,也常常能使航手找到北极星而修正他的航向。——梅塔斯塔齐奥

(2)、冬: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寒风呼啸

(3)、第(3)问,突出顾炎武是儒家思想家,反对理学,主张恢复孔孟之道的目的。

(4)、⑧《钱宾四先生全集》第五十二册第八五○~八五一页。台湾联经出版社。

(5)、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呜呼!士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21)

(6)、至于你所说的让老百姓躲起来,是源于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吧,这只是其寄寓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7)、唐代科举考试,以明经、进士二科为主干,明经科重帖括与墨义,考生只要能记诵经书便可中试;进士科重诗赋,考生须有较强的文学才华与创造能力,才有可能中选。相比之下,明经科较进士科容易许多,因而为时人所轻视。④然而就明以后的八股制艺而言,较之唐代明经考试还要容易,考生不须记诵大部头的儒家经典,只须读读二程、朱熹等人的语录就可以应试了。所以顾炎武批评说:“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校诸帖括之文而尤易也。”而如果要学语录,那应该学《论语》,因为《论语》是圣人的语录。而宋明理学家的所谓“语录”,多半类似禅僧语录。舍圣人语录不学,而去学宋明理学家语录,那不是舍本逐末吗?

(8)、应当注意的是,孔子讲博学,是指君子应当具备的一种素质;讲有耻,是说作为一个“士”,应当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而顾炎武把“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是针对明末清初鼎革时期明臣变节投靠清廷的现实而发出的批判,一方面则出于实现治国平天下须改造士大夫自身的深刻构想。他批评明末士大夫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寡廉鲜耻,粘出“博学”“有耻”两条,作为求学做人的根本,并把它联系国家大事,可见他提倡“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是要在学问人格上行“拨乱反正之事”,破“明心见性之空言”,以立“修己治人之实学”。这些,显然都与他通经致用的治经本旨分不开。

(9)、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10)、太阳也光顾污秽之地,但并没有因此而被玷污。——第欧根尼

(11)、鸦雀无声、雅俗共赏、养尊处优、摇摇欲坠、一败涂地、一帆风顺、一见如故、一举两得、一蹶不振、一劳永逸、一落千丈、一毛不拔、一目了然、一暴十寒、一视同仁、一事无成、一网打尽、一意孤行、一针见血、一知半解、以卵击石、以身作则、以牙还牙、易如反掌、异想天开、饮水思源、迎刃而解、应接不暇、优柔寡断、游手好闲、有目共睹、有勇无谋、与日俱增、真知灼见、蒸蒸日上、执迷不悟、趾高气扬、纸上谈兵、志同道合、置之不理、忠言逆耳、装聋作哑、自暴自弃、自力更生、自投罗网、自相矛盾、坐井观天、坐享其成

(12)、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3)、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4)、“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15)、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

(16)、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17)、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18)、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19)、“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20)、第(2)问,材料一强调个人修养问题,材料二强化教化作用;功能从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总结。

4、顾炎武的名言名句

(1)、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2)、(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3)、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4)、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5)、马后炮、门外汉、迷魂汤、开倒车、耍花招、走过场、钻空子、吹牛皮、碰钉子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8)、如此铺陈,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顾炎武是一个没有诗情、不讲文章趣味的人。事实并非如此。顾不是不讲修辞,而是更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在《日知录》的“修辞”一则中,顾炎武对现在的讲学先生从语录入手,不会做文章,表示不以为然。他希望做到的是什么呢?《与人书二十三》所说的“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才是他的最大愿望。不是不能写一手漂亮的好文章,只是不愿意以文章自限。

(9)、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10)、⑥薛瑄:《读书录》,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1)、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12)、夏: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花繁叶茂、热火朝天

(13)、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送胡真师还西山)

(14)、在汉代以后的学术思想史上有所谓今古文之争与汉学、宋学之争,其中汉学、宋学之争尤为激烈。由于汉学的主要形态是经学,宋学的主要形态是理学,因而便产生出一个经学与理学的关系问题。经学与理学的关系原本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可惜历来学者很少深入讨论它。而汉学、宋学之争在历史上往往表现为“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形式,当年,宋学崛起,将流传千年的汉唐经学“整体推翻”,而入清以后,汉学复兴,学者又要将宋明理学“整体推翻”。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顾炎武提出了分判“理学”、“经学”的标准问题。他说:

(1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6)、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17)、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

(18)、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第二点,汰华辞,即把那些华丽的外衣统统拿掉。看看你除掉穿靴戴帽、花拳绣腿,到底还讲了些什么。写文章,把你所要表达的意思讲清楚,这就行了。如此“辞达而已”的文章,也能产生美感。学古文献或语言学专业的同学,对文学论文的评价历来不高,他们经常说,你们的文章太多修饰语,是故意摇曳出来的东西。

(20)、“博学于文”要与“家国天下”之事相联系,不仅仅限于文献知识,还包括广闻博见和考察审问得来的社会实际知识。

5、顾炎武的名言名句和诠释

(1)、日光是首屈一指的画师,在他的色彩浓艳的笔下,再丑陋的东西也会变得媚态百生。——爱默生

(2)、一般认为,清代考据学的鼻祖是顾炎武。但是,后人很难有顾炎武那种生气淋漓的气象。其原因有二:一是后来者大多没有田野考察风餐露宿的经历,而只是在书屋里面做研究;二是后人一般没有像顾炎武那样强烈的欲望和痛苦。比如,乾嘉学者所做的专精研究,确实是沿着顾炎武的路子走下来的,但缺少压在纸背的东西。正因为有了压在纸背的欲望和痛苦,顾炎武的这类著述文章,与后人相比,可能显得粗疏,但大气。这是一种只有在乱世之中、在天崩地裂之际,才能形成的情怀和学问。这就难怪,像顾炎武这样有才华、有节操、有胆识、有心计的学者,真的很难模仿。

(3)、出自《日知录·卷九》。(译文)英明的君主求贤才时很辛苦,但用人时就很轻松了。

(4)、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5)、(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6)、(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7)、中国古代经学思想史的发展,可以划分三个大的阶段: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经学(复归汉唐经学)。这似乎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路线。从汉唐经学到宋明理学的转折,有一个过渡期的标志,即如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所称:“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新义》行,视汉儒之学若土梗。”而由宋明理学到清代经学的转折,也有一个过渡期的标志,那就是顾炎武的这一段话:“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通也。”这一段极耐人寻味的文字,反映了一代宗师转移和引领学术方向的智慧。

(8)、第顾炎武嘲笑那些只知“注虫鱼命草木”的经生,以及那些“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的文人。认定这样的经生与文人,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没有什么“用”。所以,《与人书二十五》称:“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假如做学问、写文章而不能明道救世,可以洗手不干。太平盛世的悠闲文人,以及主张玩学问者,很难理会这种心境,很可能会觉得他特别苛刻。

(9)、从这一立场推演开去,顾炎武强调,“纪政事”、“察民隐”这样的好文章,多一篇就多一篇之益;假如你写的是“怪力乱神”、“无稽之言”,或是阿谀奉承,那么多一篇就多一篇之损。为文不但无益,而且有损,这可是对于喜欢舞文弄墨者的严正警告。

(10)、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春风化雨、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秋高气爽、冰天雪地、寒冬腊月

(11)、仪表堂堂、举止文雅、眉清目秀、面色苍白、白发苍苍、面黄肌瘦、衣冠楚楚

(12)、在寒冷的年末松柏也未凋落,风雨交加,天气昏暗的时候,鸡也照常鸣叫。

(1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14)、但顾炎武接下去却对宋明理学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与抨击。清初学界批判理学之声不绝于耳,但都不如顾炎武这段话厚重有力。他指出,古代无所谓“理学”之名,“‘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古代虽无“理学”之名,但有义理之学之实,那就是“经学”,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春秋》文成数万,其义数千。”所谓“其义数千”,便是义理之学。然而经学非积学数十年不能通,这正如晋代范宁《春秋谷梁传序》所说:“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春秋》一经须终身而学,其他各经亦须终身而学。

(15)、(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16)、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天寒地冷、天长地久、自言自语、花言巧语、道听途说、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眼疾手快

(17)、这两段文字之所以让我大发感慨,除文章风格外,更重要的是顾炎武治学的路数,以及他所追求的学术境界。至于《金石文字记序》和《与友人论学书》,或许更能体现其述学之文的风格和趣味。《金石文字记序》前半部分所写,主要是“喜”,即二十年间周游天下,看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而“喜不自寐”。后半部分则突出“难”,以一布衣走天下,“踯躅于山林猿鸟之间”。讲清楚了这访求古人金石之文的“喜”与“难”,再把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带进来,说明自己的学术承传与发展路径,思路非常明确。既是介绍写作过程以及学术源流,同时也表达作者的心境与趣味。

(18)、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关于顾炎武的爱国诗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2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2)、顾炎武生活的时代,已是封建社会的后期。当时,在封建专制文化政策下,占支配地位的学风日益颓废和没落。多数封建士子只埋头于《四书》、《五经》、八股词章,甚至于连经书本文也不读,一味地捧着《语录》讨生活,正如顾炎武所指出的:“今之言学者必求诸《语录》”,“以其袭而取之易也”。顾炎武毅然倡导经世致用的新学风。

(3)、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4)、南宋以后的大多数士人,自从学之始,所学即是所谓“濂洛关闽”之学,以为治学必由此一途径,如明初薛瑄说:“濂洛关闽诸儒之书,皆根据至理而切于人生日用之实。”“濂洛关闽之书一日不可不读,周程张朱之道一日不可不尊。舍此而他学则非矣。”⑥当时并没有学术史、经学史一类书籍,学者若不能潜心于经史之学,亦无从知道汉唐经学究竟是怎样的。所以顾炎武此论一出,在当时无异于平地一声春雷,振聋发聩。梁启超对顾氏此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经学即理学’一语,则炎武所创学派之新旗帜也。其正当与否,且勿深论。——以吾侪今日眼光观之。此语有两病。其以经学代理学,是推翻一偶像而别供一偶像。其理学即哲学也,实应离经学而为一独立学科。——虽然,有清一代学术,确在此旗帜下而获一新生命。……而所谓理学家者,盖俨然成一最尊贵之学阀而奴视群学。自炎武此说出,而此学阀之神圣,忽为革命军所粉碎,此实四五百年来思想界一大解放也。”⑦

(5)、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6)、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    (20海南单科·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9)、顾炎武称其晚年在关中“略仿横渠蓝田之意,以礼为教”,在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他注意到礼对于维系世道人心的作用,试图推行礼教,移风易俗,拨乱反正,这正是他通经致用思想的体现。他还注意到,必须让百姓获得基本生活保障,才能够推行社会教化,这说明顾氏从事经学研究,能够把握到问题的实质,并且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

(10)、春: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春回大地、春雨绵绵、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11)、按顾炎武自己的解释,“博学于文”即自一身而至家国天下,凡所以修齐治平之学问知识,皆儒者所当学。而不只是谈天说性,“专用心于内”,以致“士无实学”,惟务清谈。这显然是对明亡原因进行深刻反省而产生的,它把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扩大了,不只是体验无所不在的天理本体,不只是传统的“格”伦理之物、“致”道德之知,而是人类面对的自然世界和历史文化世界的实体实理,凡所以经国治政、民生日用之学问,都应当学习。

(12)、至于讲述时倾向于针对具体对象,夹叙夹议,而不是预先建立理论框架,然后展开所谓的宏大叙事,乃是有感于当代中国文学教育的流弊。百年西学东渐,“文学史”成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学生们记得一大堆思潮流派以及作家作品,惟独缺乏自家的感受与体会。“不读书而好求甚解”,几成中文系学生的通病。尤其是才气横溢的北大学生(用王瑶先生的话说,有“才气”是好事情,但“横溢”就未免可惜了),喜欢高屋建瓴,指点江山,而不习惯含英咀华,更不擅长以小见大。于是,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逆潮流而动,质疑世人建构体系的冲动,转而强调读书时的个人体味、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写作中的论证过程这些所谓的“细枝末节”。

(13)、    (3)共同:强调社会责任感。(2分)

(1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某自五十以后,笃志经史,其于音学深有所得,今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而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而未敢为今人道也。(12)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juzi/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