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黑格尔哲学全书81句文案

黑格尔哲学全书

1、黑格尔哲学全书三部分

(1)、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期:潜在与现实,自在与自为

(2)、     对于这本书三个版本的编者来说,这里产生的任务之艰巨是我们通常难以想象的。借用尼考林和珀格勒的话来说,这乃是一个自身不允满意加以解决的课题。对于他们那种天使般的耐心和金刚式的毅力,我们不能不表示佩服。对于译者来说,翻译这本书的三个版本除了一般的困难外,最大的困难恰恰来自黑格尔在三个版本之间作出的修改。译者有义务表现黑格尔的修改。但其艰难的程度却出乎译者意料。首先必须在三个版本中看到在什么地方存在变化,和看到存在什么样的变化。在这方面黑格尔档案馆的同事波希鹏(W.Bosiepen)和路卡斯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之间作出的那近六千个标示帮了大忙。只是译者仍然须得在两个版本的正文内找出那些变化,比较那些变化,搞清那些变化的意思。译者看到即使是在这两位同事,也有没有标示出的地方。原因非常简单,这一工作近乎是非人力所可完满成就的。即使是作者自己,也未能避免在第三版上留下第二版内第301节已出现的一个涉及内容的差错。这原因也简单:人的眼睛有盲区,人的头脑有断续,人写字会有笔误。但是,更加困难的是在译文中把黑格尔的三个版本间的变动表现出来。译者在前面说自己的原则是同者使同,异者使异。但是原则和实践之间有段长而曲折的路,只能艰难行进,近而不尽。实践和实现之间也一样。这里存在非常多样的场合。最轻松的是完整地增加和减少一整部分,一整段,或者一整句。但这种可能为数不那么多。即使是同者使同,常常也不那么容易。可能出现一种情形:某一节的文字是从书的其他较远的地方移过来集合而成,如果不小心现在译出的字句就会和在相应的其他地方译得不同,这必然会导致误解,好像作者在这一节有不同的表达,或者作了修改似的。但最可怕的是在一部分,在一节、一段、甚至一句内参差交错与往来交织地进行修改。为了显示出这种的变化,不能不绞尽脑汁,伤透脑筋,在有的地方最后甚至把黑格尔修辞上改进的地方在译文中成了退步,为了适应作者的改变,有时不能不把本来觉得已经翻译得挺不错的地方改成在中文上自己也不再满意的表达。由于这些艰辛,这些遗憾,译者曾几次准备放弃进行这一翻译,只是由于其他动因才得以能够坚持下来,而且渐渐地从翻译中体味到一种乐趣,体会到这一翻译是一绝好的学习机会,可以锻炼意志,可以培养耐心,可以调节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德语能力。这是一种畅心的感觉。

(3)、(15) 参见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上卷1974年,第21页。

(4)、在精神的历史发展中,曾经有三个主要阶段:东方人、希腊人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世界历史就是对无约束的天然意志的训练,使它服从于普遍的原则,并且赋予它主观自由。

(5)、认识作为整体看,具有三元运动。认识始于感官知觉,感官知觉中只有对客体的意识。然后,通过对感觉的怀疑批判,认识成为纯主体的。最后,它达到自认识阶段,在此阶段主体和客体不再有区别。所以自意识是认识的最高形态。当然,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必得如此,因为最高一种的认识一定要是“绝对”所具有的认识,既然“绝对”是 “全体”,所以在它自身之外再没有任何东西要它认识了。

(6)、当然啦,我们知无知的会员依旧免费,包括现场参与+线上音频回听哦!

(7)、一次性打包购买,原价900元,特价299元(送:全部30次高保真音频),单次收费30元。

(8)、1788年,18岁的黑格尔进入图宾根大学(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新教神学院学习。

(9)、首先黑格尔认为康德把知性和理性区别开来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理性比知性高明之处在于它要追求无限和全体,而一旦它进入这种追求,就必然会陷入自相矛盾,这就是理性的本性。但康德虽然发现了理性的本性,他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发现的真正意义,而是在理性的这种矛盾本性面前退缩了,回到了知性的立场,力图通过划分现象和自在之物而限制理性的使用范围,以回避理性的矛盾。但在黑格尔看来,矛盾并不只有消极的意义,更不是对理性的运用提出的一种“警告”,而是理性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理性正是通过自身的矛盾而展现自己更深刻的本质,即一种否定自身、超出自身以创造出自己的对象的能动作用。理性在这个意义上既是理论理性,同时也是实践理性。而这种实践理性也不仅仅是康德所说的抽象的“应当”,而是具有现实的实践能力,能够自由地实现自己的目的。通过主体的这种能动活动,主体和客体、现象和自在之物、自由和必然的鸿沟就被越过了、打通了。当我们真正立足于这种理性的辩证立场上回顾知性,我们就会发现知性的眼光是有限的、狭隘的,就会把知性看作只是理性本身的一个有限的环节,而理性则具有贯通一切相互对立的东西并利用它们的冲突在历史中发展出更高的东西来的力量。

(10)、(5)黑格尔:《逻辑学 哲学全书.第一部分》,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406页。

(11)、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2)、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13)、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5期:东方哲学

(14)、黑格尔的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理念的自我运动,逻辑学是自在自为的理念,自然哲学是异化的理念,精神哲学是回到自身的理念。也就是说,一切都只是理念的不同规定,黑格尔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谢林体系里的自我意识。

(15)、“这种‘理念’或‘理性’,是•真•实、是•永•恒、是绝对•有•力•的存在;它显现在世界中,而且在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荣耀而外,再没有别的显现出来——这便是如前面所说,在哲学中已经证明的、在这里看作确证了的论点。”

(16)、黑格尔的哲学史充满鲜明的个性,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许多哲学史著作中那些貌似全面客观中立的哲学知识的罗列,扼杀了哲学本身。

(17)、(16)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96页。

(18)、西方哲学都有这个传统,喜欢用火、光明、太阳来打比喻。火的哲学体现一种自我燃烧,自由的自我否定,同时烧向外部世界,灵魂的自由像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能动性的特点,主要就是突出能动性的作用。

(19)、黑格尔在思想成熟时期正式出版的哲学著作有四部,这就是:《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其中《哲学全书》与《法哲学原理》都是教学纲要,因而黑格尔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就是《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这两部书。为了区别起见,人们一般将《逻辑学》一书称为《大逻辑》,而将《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称为《小逻辑》。

(20)、“现实”是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的统一一因而它具有内在的

2、黑格尔哲学全书

(1)、(11)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1页。

(2)、从内容上看,黑格尔的《小逻辑》包括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论研究“存在”。存在离不开“质”,因为失去了质,事物就不可能存在。同样,存在也离不开“量”、离不开“度”。所以,黑格尔将存在论看成是“正”,即肯定的方面。本质论不同,本质论研究差别、对立,所以是“反”。“反”就是否定的因素,不同的东西,通过内部自身否定,理念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否定不是目的,否定是为了肯定。通过存在论的肯定和本质论的否定,理念既保留了积极因素,又克服了不足,经过这种“扬弃”,就进展到概念论,形成了“合”。“合”就是综合,是概念。概念又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终到达绝对理念,绝对理念是顶点。这好比人生要经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肯定阶段,即正;所谓“看山是山”就是这个道理。但这个阶段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经常还要经历一个阶段,那就是怀疑阶段,也就是否定阶段,所谓“看山不是山”。到最后,我们“自在自为”、大彻大悟,所谓“看山又是山”。虽然回到了原点,但此时心性不同,境界有别。对于黑格尔《小逻辑》中的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改造,通过改造,将它们概括为三个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对应存在论)、对立统一规律(对应本质论)、否定之否定规律(对应概念论)。当然,它们也有区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黑格尔的逻辑学是绝对理念的发展过程,是纯思维的辩证运动。

(3)、(6)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年第2版,第5次印刷。新版序言,第xiv页;参见译者引言,第ii页。

(4)、国家在面临别的国家时必须致力于建立“国际法”,但由于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冲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所导致的国际契约也只是为了维护本国的最大利益,不可能讲道德。因此康德所理想的“永久和平”是不可能的。然而,战争和征服也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由此黑格尔就引出了他的“历史哲学”。在他看来,国与国之间的不公只有在世界历史中才能得到公正的裁判,世界历史是一个大法庭,只有合乎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发展方向的民族才能被判决为在世界历中上占据优势地位。黑格尔由此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意思是说,凡是合乎历史必然性的都一定会把自己实现出来,“现实”的不等于“现存的”,而是按照历史理性必然要实现的,哪怕目前还未实现出来。所以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13)但这种内在联系的规律隐藏在现存事物和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的后面,作为绝对精神的隐秘计划而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君主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过是绝对精神利用来实现自身目的的一个工具,在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后面还有历史本身的合理的动力,作为“理性的狡计”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5)、“客观精神”体现在“法哲学”中。所谓“法”(Recht)又译作“权利”,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自由的外部规定,即我能够自由地做什么的规定。这些规定分为三个层次:“抽象法(权利)”、“道德”和“伦理”。首先,抽象权利就是私有制所确定的权利,包括个人对物(财产)的直接占有的权利(所有权)、个人通过契约转让自己所有权的权利,以及反对侵权(Unrecht又译作“非法”)的权利。其次,“道德”建立在对这些外在权利的内心意识上,是对自己的客观行为的主观评价,而不是像康德所说的完全与外部行为无关的抽象意志的“自律”。在黑格尔看来,自由意志就是对客观后果的意志,必然包含对“福利”的考虑:善就是自由意志在客观世界中的实现,“良心”和“义务”必须包含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践关系的知识。道德就是对自己个人的自由意志如何通过理性原则而与普遍的自由意志相符合的认识,这种认识构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客观依据。这就从道德(Moralität)过渡到了“伦理”(Sittlichkeit)。

(6)、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

(7)、   按照新的全集内这一著作1827年第二版的“编辑说明”,黑格尔对这本书的修改和扩展,使这本书从它1817年的第一版到1827年第二版几乎扩展了一倍。第一版原书有304页,到第二版成了578页。整个印张数目从19增加到了这本书从1827第二版到1830年第三版显得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实际上并非初看起来那么简单。按照新的全集内这一著作1830年第三版的“编辑说明”,黑格尔起初曾打算不做重大的改变和扩展,但他这里恰恰想得不现实。结果是第三版的印张数达到了比第二版多了5个印张,终于还是比预先计划的要拓展得多。黑格尔在给哥塞尔(K.F.Göschel)的信里讲到他在细节之处试图作了许多改善。(16) 其实他的改动并不是仅仅限于细节之处,而是包含有重要的变化。就算是细节之处,其数量也足够之大。拉松所标出的变化有3600个,但这只是涉及他所理解的重要的变化,而且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他并没有实现他的设想。(17) 新全集内这版的“编辑说明”说编者用5953个标注标示变化之处。(18) 我们在此必须立即说明的是,每个标注并不是仅仅表示一个变化,而常常是多个变化。在这成千上万的修改当中编者同时指出黑格尔替换一些词是用恰恰具有对立涵义的词。(19) 总之,黑格尔这本书的三个版本之间包含着意义重大的、数量庞大的变化。

(8)、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9期:爱利亚学派

(9)、(4)见2003年1月8日《中华读书报》发表的文章《黑格尔新译本出版》。

(10)、我们尽管可以不赞成他,但是还是应该仔细读他的书,不但看他错在哪里,而且还要看他说的有没有一些道理。

(11)、我们需要、也必须活在这样的对话传统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被激活。

(12)、因而,在他来讲,“自由”所指的可说无非是服从法律的权利。

(13)、1793年,拿到新教神学博士学位,取得在大学神学院任教的资格。

(14)、复杂万状的全体,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绝对”是精神的;斯宾诺莎认为全体不仅有思维属性而且有广延属性的见解被摈弃了。

(15)、本质论的三个阶段是“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先看“本质自身”。本质一开始表现为“同一性”,即在变化的杂多事物中保持同一不变的东西。但由于这种“保持同一”并不是静止的“无差别的”同而是表明所有的差别都是由同一个东西自身分化出来的,所以同一本身就是差异,它只有在使自己差异化的过程中才能保持自身的同一。莱布尼茨的“差异律”(万物莫不相异)所表达的其实是真正的、具体的“同一律”,即万物在使自己差异化这一点上是同一的。所以同一并不是抽象的同一(A=A),而是具体的能动的同它自我否定、自我分化、自我综合,这都是同一个自己所做的,没有加进任何外来的东西。但正因为如此它同时又是自我差异化。在这里同一与差异都要作动词理解(同一化与差异化)。不过差异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同它只被理解为“杂多”,即毫无关联的偶然的差别,与同一处于极端的对立中。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用抽象的同一律说话,如说“星球是星球,树叶是树叶”,任何判断总要说出某种差异(如“这星球是发光的”、“树叶是绿的”)。同样,也没有人满足于用抽象的差异律说话(如说“骆驼不是钢笔”之类),差异总要有一个同一的前提才显出意义(如“橡树不是槐树”)。而要显现“本质”的意义则必须进到“对立”,或者说对立是一种本质性的差异。对立的东西(光明和黑暗、正和反、生命和死亡等等)正是表现出本质的东西,因为从双方的对立中反映出了同一性(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对立就是从差异向同一的回复。但真正回复到同一的还是“矛盾”(所以对立面只是“统一”,矛盾才是“同一”)。矛盾也是一种对立,但不是外在的与他物对立,而是同一个东西自己与自己对立,用形式逻辑的观点看就是“自相矛盾”,但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恰好是万物的“根据”。所以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的根据最终在于它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自己与自己不和、自己排斥自己,是“自己运动”和内在的不安息”而不是外来的推动。这样的根据本身不再有其他根据,所以同时又是“无根据”。要为万物的根据再找根据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矛盾就是万物的“充分根据”(或“充足理由”)。

(16)、概言之,黑格尔的《小逻辑》是绝对理念在严密的思维逻辑中不断地画圆圈,最后又复归自身的圆圈式运动。虽然是“圆圈”,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但意义却不同。套用黑格尔在说明绝对理念时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绝对理念是老人,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但小孩子讲出来的很抽象、没有具体的内容,只有老人才真正懂得这些宗教“真理”所包含的全部生活意义。

(17)、   1817年7月25日,黑格尔在写给万.盖尔特(vanGhert)的信中写道:“为我讲课时使用的我的哲学科学全书,我在几周前已经完工,…… 。尽管哲学研究长期以来遇到的营养和鼓励不多,我还是以喜悦的心情觉察到当一种更好的哲学提供给青年人,在他们那里对它立即就显示出的关注,因此我无论是对于青年人的这一兴趣,还是对于我在这个大学的情况,都是满意的。”(21) 黑格尔在他这一著作每一版的封面上都开宗明义标明这是他给学生讲课用的教本,他自始至终想的是青年一代,这一著作可称是他和青年一代进行的一种对话,一场关乎它前后持续数十年的哲学对话。作为一位哲学教师,黑格尔对自己的学生不只充满了爱,而且充满了尊敬,他在纽伦堡任中学校长时一件被效法的事是他用“Herr(先生)”这一尊称称呼自己的学生,这至今传为一段佳话。(22) 但是他坚持认定哲学是须得教和须得学才可能掌握的,尤其是必须得学习才可能掌握的。(23) 荷马的德文译者、诗人福斯(J.H.Voss)把黑格尔看做一个具有牧人形象的奥林匹斯山人,认为这样一位奥林匹斯山牧人会比那些以超人出现的人做出更大的奇迹。译者觉得把黑格尔这本书翻译出来当有助于青年朋友们学习哲学,这是译者决心把它译全的一大动力。就此译者也向这些年来热情推动这一翻译的青年同道与胜友们致以诚挚谢意。

(18)、全书分为“逻辑哲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部分。

(19)、在“逻辑哲学”中以唯心主义方式,把质量互变、对立统否定之否定作为思维的规律加以阐明。这些辩证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的精粹。

(20)、完成了四个步骤,就产生了自我和自然。也可以说,自我就是有意识的自然,自然就是无意识的自我,两者区别在于有没有意识。直观生产出了自然(也就是有机结构),最后上升到艺术,达到自由和必然的结合。

3、黑格尔哲学全书包括了

(1)、其哲学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把整个世界看成是绝对观念的表现和发展。他的“绝对观念”实际上就是上帝的别称。

(2)、第一讲Vieweg教授重点讲解了黑格尔的“想象力”概念。在黑格尔哲学全书的“精神哲学”部分中,想象力作为一种图像的柔和力量在主观精神的表象第二个层次提出的。他首先提到,想象力被当成精神阶段的特定形成或发展过程;其次谈到直观向表象的过渡问题;再次阐明了黑格尔那里的两种想象力,即再造的想象力和联想的想象力;最后,他指明想象力介于直观和思维之间,尚未形成同一的自我关联。课程接近尾声时,Vieweg教授再次强调黑格尔的想象力是对表象中直观图像杂多的综合统进而形成概念,他以“龙”为例来说明想象力对图像的综合作用。

(3)、1770年8月27日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一个官吏家庭。

(4)、其次黑格尔认为费希特的功劳在于把实践的能动性赋予了纯粹思维本身,从而使思维能够由自身来推演范畴,并使范畴首次有可能真正构成一个自身发展出来的能动的体系。黑格尔自己的“逻辑学”就是把这种思维的能动性在一系列的畴推演中认真实现出来的产物。但黑格尔又指出,费希特对思维的这种能动性的理解仍然未完全脱除知性的形式逻辑的理解,“自我”按照同一律来设定“自我”,按照不矛盾律来设定“非我”,因而那限制自我的非我仍然是外在于自我的“外来刺激”,仍然是“自在之物”的残余。自我并没有真正凭借自己的内在矛盾而超出自身,而只是设定自己受到了某种推动或阻碍而已。

(5)、据黑格尔说,时间历程按伦理和逻辑双方面的意义来讲,都是从较不完善到较完善。确实,这两种意义在他看来并不是真正区别得开的,因为逻辑的完善性就在于是一个密致的全体,不带高低不平的边缘、没有独立的部分,而是像人体一样,或者说更像有理性的精神一样,结成一个各部分互相依存、都一同趋向单一目标的有机体;这也就构成伦理的完善性。引几段原文可以说明黑格尔的理论: “理念正如同灵魂向导默久里神,真正是各民族和世界的领袖;而精神,即这位向导的理性的、必然的意志,是世界历史的种种事件的指导者,而且一向就是。按精神的这种指导职能来认识精神,便是我们当前的工作的目的。”

(6)、无论如何,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古典哲学的终结,他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了传统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最高理想,也使曾经统治西方哲学长达2000多年之久的传统形而上学走向了终结。

(7)、这个作为基础的假定有一个传统逻辑上的根据,传统逻辑假定每个命题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按照这种看法,一切事实都是说某物具有某性质。所以可见“关系”不会是实在的,因为关系涉及的不是一件而是•两•件事物。“舅舅”是一个关系,一个人可以当了舅舅而不知道这回事。在这种场合,从经验观点看来,这人没有由于当了舅舅而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把“质”字理解为撇开他与其他人和物的关系,为描述他本身而必需的某种东西,那么这人毫不具有以前所没有的质。主语、谓语逻辑能够避免这种困难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这事实不单只是舅舅的性质,也不单只是外甥的性质,而是舅甥所成的全体的性质。因为除“全体”而外一切东西都和外部事物有种种关系,可见关于个别的事物无法谈任何完全真的事,事实上唯有“全体”才是实在的。这点从下述事实可以比较直接地推出来:“甲和乙是两个”不是主语谓语命题,因此基于传统逻辑来说,不会有这种命题。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事物,因此唯独看作统一体的“全体”是实在的。

(8)、黑格尔对法哲学的探讨依然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先从抽象法谈起,依次介绍人格与所有权、契约权和不法与诉讼权。

(9)、(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10)、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但是他讲这话时,他的“现实的”一词并不指经验主义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11)、1817年发表的《哲学全书纲要》是对其全部哲学体系的阐述。

(12)、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国内习常简称“哲学全书“) 是黑格尔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他用于自己讲课的教本,这一著作无论是在德国经典哲学中,还是在整个西方哲学中都无疑是一部重要著作。它是世界哲学庙堂里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哲学思维的一块晶石。黑格尔在他生时自己亲自过手出版的大部头著作相对不是很多,总共有4部,这就是《精神现象学》(PhänomenologiedesGeistes),《逻辑学》(WissenschaftderLogik),《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derPhilosophiedesRechtsoderNaturrechtundStaatswissenschaftimGrundrisse),还有就是《哲学科学全书纲要》(EnzyklopädiederphilosophischenWissenschaftenimGrundrisse)。在这些著作中,《精神现象学》出版过一版(黑格尔一直想出新版,但未能实现),《逻辑学》出版过一版(黑格尔曾着手出第二版,但他在世时没有能看到告成),《法哲学原理》出版过一版,而《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则出版过三版,1817年出了第一版,1827年经修改扩充后出了第二版,1830年经过再次修改出了第三版。由此可见黑格尔是多么重视他这一著作,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一著作在同时代就已经受到重视,在当时就已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13)、哲学如艺术和宗教一样,也体现为历史的发展进程,这就是“哲学史”。如果说宗教从艺术的客观性转向了内心生活的话,这种内心生活却仍然要承认一个外在的神秘上帝,而不能达到完全的主客体同一;而哲学则是通过思维、概念来把握绝对上帝,这就拆除了思维和存在之间的最后一道藩篱,终于达到了人的精神与上帝的同实现了绝对真理和绝对自由。哲学既克服了艺术的客观外在性,又克服了宗教的主观内在性,它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不过,哲学要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程。黑格尔由此认为,哲学史不是一个堆积着各种过时意见的“死人的王国”,它是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精神向绝对真理前进的步骤,因此每一时代的哲学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即使一个哲学被更新时代的哲学所扬弃,但没有一个哲学是直正死亡了的,它必然继续活在后来的哲学中。每一个哲学都有自己的一个中心范畴,这个范畴占据着真理发展的一个阶段,而这个哲学不过是将这个片面的范畴扩展为一个体系而已;但后来的哲学并不推翻先前的,只是推翻前一原则的绝对性,将它降为自身的一个环节。这样看来,哲学史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哲学就相当于逻辑学中的各个范畴,哲学之间的更替就相当于范畴之间的推演,而全部哲学史就展示了最后出现的最完备的哲学的内部逻辑结构。黑格尔由此表达了“历史的和逻辑的相一致”的辩证原则,认为哲学史就是哲学,历史上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中那些范畴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历史发展就是逻辑体系的形成过程,而整个哲学史就是他自己的最后的哲学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历史。我们如果把握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去掉其外在偶然的形态,我们就把握到了哲学;反之,如果把握了哲学,也就可以不为历史的偶然性外表所迷感,而揭示出历史中隐藏的必然性。

(14)、所以它又被看作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不只是主观内心的妙悟。黑格尔的哲学不是单纯地去感悟,它有一个固定的对象,你可以不断去考察、琢磨它。

(15)、德国古典哲学系列课程第三讲中,Vieweg教授重点阐述《精神现象学》中从表象到概念、从宗教到绝对知识的过渡问题,他首先阐明了《精神现象学》中第七章向第八章过渡的基本规定性,尽管宗教冠以“绝对”之名,但精神在此阶段还只是表象形态,还没有完全实现绝对同一;其次围绕着表象作为普遍性和个体性的中介、表象主义的形式、直接性和存在、表象和事实—神圣故事四个方面阐述过渡中的转折点的核心规定;最后,Vieweg教授以宗教文本中的“神圣故事”为例,强调宗教中都有一个超出世俗最高原则,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正是由于这种最高原则的超世俗性从而使得精神无法真正实现自我同一或者自我关联。它最终需要在绝对知识的环节才真正得以实现。

(1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7cTdV5rACstuekIlIfOTQ提取码:c51a   书名:精神现象学

(17)、1808年—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常被叫做“大逻辑”)。

(18)、   这一形式或方式此后对于处理黑格尔这一重要著作起了一种定向作用,开了一种先例,发生了一种长久的影响。1906年勃兰德(G.J.P.J.Bolland)出的版本是以友人版为范式的。格洛克纳(HermannGlockner)的百年纪念版全集(SämtlicheWerke.Jubiläumsausgabe)是以友人版为模式,是友人版的影印版,它照友人版的形式和方式在“哲学体系”这一统一的、同时极误人的标题下,把黑格尔的这一著作仍然编成三卷,分别列入第第9和第10卷。正如珀格勒(OttoPöggeler)所批评的那样,格洛克纳对于友人版的方式整个来说缺乏批判意识。不过格洛克纳版有一点和友人版不同,那就是它把黑格尔这一著作的第一版、即1817年版,也收了进去,编入了第6卷。这点令人高兴,因为黑格尔这一著作的第一版无疑具有自己的价值、特点和发展史位置,因而无可代替。罗森克朗茨(KarlRosenkranz)说:“这一最初的版本还包含着最初创作所具有的那种创造性气息。后来的各版在细节的发挥上,而特别是在有关进行争论和辩解的说明上,是变得远为详细了,但是为了从其集中的总体,如其以初始问世时的整个力量出现时那样,来把握黑格尔的体系,人们将必定一再回到这一最初的版本,因而也将必定再次重印它。”(1) “必定”在这里和“必须”相联系,含义可以互通,因为我们不能否认黑格尔哲学研究同样具有研究规范和研究逻辑。但按照黑格尔档案馆同事的考证,格洛克纳的影印本并不完全忠实于原本。

(19)、(21)BriefevonundanHegel.Hamburg,Bd.2,S.166(《黑格尔往来书信集》,汉堡,第2卷,第166页)。

(20)、最后黑格尔在与谢林的合作时期接受了谢林的同一哲学,并将其当作自己的哲学的出发点;但他又不满意于谢林把这种同一理解为“绝对无差别的同一”,认为从这种同一性中除了凭借非理性和神秘的解释,是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冲动和欲望来的。黑格尔主张一切都要从理性和逻辑概念来理解,绝对的宇宙精神也应当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精神;但同时这种逻辑并不仅仅是通常的形式逻辑,而是客观世界本身内在的精神本质,是宇宙精神把自己能动地发展出来、实现出来的那个生命过程本身的必然规律或节奏。所以绝对同一从开始就是“具体的同一”是包含有差异在自身之内的同正因为如此它才赋有内在的冲力,能够通过自我否定而把自己在一个过程中实现出来。自然领域(“自然哲学”)和人的领域(“先验哲学”)并不只是在包含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成分方面有不同的“量”(或“因次”)的区别,而应当是整个绝对精神从潜在(自在)到实现(自为)最后达到自我意识的完成(自在自为)的历程,是在质的等级上不断上升的过程。因此“两极化”也好,“正、反、合”的进展也好,都不仅仅是把两个不同的方面组合成一个统一体,而是同一个东西在自己的一贯发展中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产物,因而是有机生命的成长壮大的过程。这样,黑格尔就克服了谢林的非理性主义而发展出了一种无所不包的辩证理性和辩证逻辑,它同时又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4、黑格尔哲学全书pdf

(1)、接着他谈到了自为的自我意识,即道德,道德的终极目的是至善,至善的动机是良心。

(2)、“哲学为观照历史而带来的唯一思想即‘理性’这一单纯概念;即理性是世界的主宰;即世界历史因而显示出一种合理的历程。这种信念和洞察在历史学本身的范围内是一个假说。在哲学领域中,它却不是什么假说。在哲学里由思辨认识证明:理性——这里不考究宇宙对神的关系,仅只这个名词就算够了——既是•无•限•力•量也是•实•体;它自身是一切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无•限•素•材与•无•限•形•式——即推动该内容的东西。理性是宇宙的•实•体。”

(3)、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将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统统归为自己的哲学系统的环节,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主观创作。

(4)、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在青年时代,他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Privatdozent (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Mind)——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Privatdozent,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最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

(5)、西方自古以来强调能动性的哲学家不少,喜欢用火来打比方的也不少,他的能动性与其他哲学家都不同,他强调的是把它纳入纯粹理性和逻辑化,把能动性逻辑化。

(6)、或者,我们来举另一个更粗浅的实例——过于粗浅了,远不是黑格尔会使用的。你可以说甲君是一个舅舅,这没有明显矛盾;但是假使你要讲宇宙是舅舅,你就会陷入难局。所谓舅舅就是一个有外甥的人,而外甥是与舅舅分立的人;因此舅舅不会是“实在”全体。

(7)、1800年,来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

(8)、(14)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Gesammelte Werke,Band.20,1992FelixMeinerHamburg,S.5(《黑格尔全集》,第20卷,1992年汉堡菲利克斯.迈纳出版社,第5页)。参见我们的1827年版译本,“前言“第1页与1830年版译本,”前言“第1页。

(9)、1805年,在歌德与席勒的推荐之下,黑格尔成为教授。

(10)、(13)BriefevonundanHegel.Hamburg,Bd.2,S.126(《黑格尔往来书集》,汉堡,第3卷,第126页)。

(11)、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期:哲学史是连续不断的觉醒

(12)、《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13)、1799年,黑格尔的父亲过世,留下一小笔遗产,借此他重回学术之路无后顾之忧。

(14)、这个实例或许也可以用来说明辩证法,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首先我们说:“实在是舅舅”。这是“正题”。但是存在舅舅就暗含着存在外甥。既然除 “绝对”而外任何东西都不真存在,而我们现在又保证存在外甥,所以我们不得不断言 “绝对是外甥”。这是“反题”。但是这和“绝对”是舅舅的看法有同样的缺陷;于是我们被迫采取这个看法:“绝对”是舅舅和外甥构成的全体。这是“合题”。但是这个合题仍旧不圆满,因为一个人必须有个姊妹作外甥的母亲,他才能当舅舅。因此,我们被迫扩大我们的宇宙,把姊妹连姊夫或妹夫都包括进去。据主张,照这种方式,仅凭逻辑力量就能不停地驱使我们从有关“绝对”提出的任何谓语达到辩证法的最后结论,那叫作“绝对理念”。在整个这过程当中,有一个基础假定,即任何事物若不是关于整体 “实在”的,就不可能实际真确。

(15)、(10)G.W.F.Hegel:EnzyklopädiederphilosophischenWissenschaften1830,FelixMeinerVerlag,Hamburg1969,ZurEinführung,S.XLVI(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1830年版,汉堡菲利克斯.迈纳出版社,1969年,导论,第XLVI页。

(16)、(2)黑格尔著,梁志学译:《哲学全书·第一部分》(即《小逻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17)、黑格尔的逻辑学作为他整个哲学的大纲,是黑格尔哲学中最具重要意义的部分,也是黑格尔的方法论即辩证法的集中体现。但逻辑学在他看来首先是本体论,即关于一切存在之为存在的学说,所以他的逻辑学的第一个作为出发点的范畴就是“存在”,或“纯存在”,由此展开为逻辑学的第一部分“存在论”。

(18)、(22)HegelinBerichtenseinerZeitgenossen.19FelixMeinerVerlagHamburg,S.115-116(《黑格尔同时代人讲述的黑格尔》,汉堡菲利克斯.迈纳出版社,1970年,第115-116页)。参见ChristophHelferich:G.W.Fr.Hegel,1979Stuttgart,S.52(克利斯朵夫.海菲里希:《黑格尔传》,1979年,斯图加特,第52页)。

(19)、但自我意识的这种反身结构在踏入到与其他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初期并未得到他人的承认,而只是主观内在的意识,因而时常遭到摧毁;它要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必须在与其他自我意识(其他人)的“生死斗争”中获得某种确定的承认,这就是建立某种“主人和奴隶”的关系。在这种被承认的自我意识中,主人代表自我一方,奴隶代表对象一方;但自我是有对象的,只不过这对象外在地属于他;对象也是有自我的,只不过这自我寄于主人身上。所以主奴双方都不是真正完整的自我意识。但由于奴隶一方从事着与对象世界打交道的劳动活动,他支撑着主奴双方的生存,而主人只不过是寄生虫而已,所以建立完整自我意识并意识到自己的真正自由的希望倒是在奴隶一方。“奴隶据以陶冶事物的形式由于是客观地被建立起来的,因而对他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即是他自身”奴隶通过劳动把自己的人格灌注在对象中,他才能够人性地对待他的对象(主人在享乐中则只是动物性地消费他的对象),也才能够意识到一切他人也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从中就萌生出一切人在人格上“平等”的观念,而这就是真正自由意识的觉醒。但黑格尔又认为,自由意识一旦建立,就陷入到自身分裂之中。“斯多葛主义”通过把一切对象消解为自我而保持自我的独立性;“怀疑主义”则相反,通过把一切对象作为不真实的东西从自我中排除出去而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这两者的冲突就导致“苦恼意识”即灵与肉、彼岸与现实、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层次即“理性”的层次才能解决,理性就是完成了的自由意识。而理性通过“理论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发展则为建立起“客观精神”提供了前提。客观精神就是自由意识的实现或“自由意识的定在”。

(20)、现在来谈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奇妙特色,这是他的哲学与柏拉图或普罗提诺或斯宾诺莎的哲学的区别。虽然终极实在是无时间性的,而且时间无非是由于我们没能力看到 “全体”而产生的一种幻觉,可是时间过程却跟纯逻辑的辩证法过程有密切关系。事实上,世界历史一向就是历经从中国的“纯有”(关于中国,黑格尔除知道有它而外毫无所知)到“绝对理念”的各范畴而进展的,绝对理念看来在普鲁士国家即便没有完全实现,也接近实现了。根据黑格尔自己的形而上学,我不能了解世界历史反复辩证法的各个转变这一看法有什么理由,然而这却是他在《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A tory)中所发挥的论点。这是一个有趣的论点,它使人间事务的种种变革获得了统一性和意义。这论点也和其它历史理论一样,如果要想说来似乎有道理,需要对事实作一些歪曲,而且相当无知。黑格尔同他以后的马克思和施朋格勒一样,这两样资格都具备。奇怪的是,一种被说成是宇宙性的历程竟然全部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而且大部分是在地中海附近。

5、黑格尔哲学全书的主要观点

(1)、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1期:怀疑论哲学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juzi/2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