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大全107句文案

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

1、论语中的成语及释义

(1)、(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3)、(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4)、(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5)、(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6)、(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7)、(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8)、(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9)、(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10)、(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1)、(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12)、(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13)、(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14)、(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15)、(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现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16)、(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7)、(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8)、(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19)、(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0)、(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2、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大全

(1)、(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2)、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一样堕落。

(3)、(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5)、(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6)、(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7)、(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8)、(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9)、(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10)、(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1)、(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12)、(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13)、(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14)、(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15)、(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16)、(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7)、(出自):《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8)、(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9)、(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0)、(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20个

(1)、释义: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2)、(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3)、(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4)、(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5)、(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8)、(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9)、(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10)、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1)、(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12)、(释义)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13)、(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4)、(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5)、(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16)、(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7)、(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8)、(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9)、(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0)、(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4、《论语》中的成语及意思

(1)、(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3)、(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5)、(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7)、(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8)、(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9)、(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0)、(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12)、欧阳修,一向治学严谨,直至晚年,不减当初。他常将自己平生所写的文章,清理出来进行修改,甚是认真。为此,他整天辛苦劳累。夫人见他年岁已高,恐其操劳过度,前去制止。她关切地说:“官人,何必如此用功,不惜贵体安康,为这些文字吃这样多的苦头,官人已年迈致仕(退休),难道还怕先生责难生气吗?”欧阳修回答说:“不怕先生生气,只怕后生生讥,后生可畏耶!”

(13)、(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4)、(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15)、(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16)、(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7)、(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19)、(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0)、(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论语里的成语及解释出处

(1)、(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2)、(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3)、(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4)、(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5)、(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7)、(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8)、(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9)、(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10)、(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11)、(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12)、(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3)、(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14)、(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5)、(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6)、(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是孔子一贯倡导的行为准则,是儒家学说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个人注重自律、自强、自省的修身之道,这也是接近“仁”的重要途径。相关成语有:

(18)、(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现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19)、(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20)、(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2)、(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4)、(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5)、(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7)、(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juzi/12954.html